首页

免费国产踩踏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9 18:52:35 作者:科技向善看杭州:以创新致平等 为残疾人解锁无限可能 浏览量:30591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 题:科技向善看杭州:以创新致平等 为残疾人解锁无限可能

  作者 张煜欢

  “这颗种子在我心里快要发芽啦,每天我都为了它而更加努力呀……”近日,在杭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上,浙江省盲人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在机器狗引领下登台,用纯净童声唱响勇气之歌,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科技与艺术携手共舞,彰显了杭州在科技助残领域的前沿探索。在充满创新活力的杭州,先进的科技成果亦成为承载着对残疾人关爱与希望的温暖载体,它们正悄然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盲童与机器狗带来表演。杭州市残联供图

  科技如何以向善的力量,为社会的公平与包容贡献力量?

  智能仿生手、电子导盲犬、外骨骼机器人……这些过去更多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硬核”高科技,如今都已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中,为他们的生活推开一扇美好之窗。

  科技助残,是用创新技术帮助残疾人群体完成“不可思议”的改变,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力量与希望。

  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的新型智能仿生腿,可让截肢患者自如地行走;因视网膜黄斑变性致盲者,能通过佩戴装有人工视网膜视频处理器的眼镜,重见光明……走进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高科技辅具展示体验中心,一个个充满科技感的智能辅具如同一把把钥匙,为残疾人开启了许多“不可能”的大门。

  记者尝试与有着多年智能仿生手佩戴经验的残障人士倪敏成“握手”,感受到了“硬壳”仿生手背后的丝丝温度。“你看,佩戴仿生手以后我还能自如地写作书法,运笔也很流畅。”倪敏成笑着说。

智能仿生手弹琴现场。杭州市残联供图

  近年来,杭州聚力创建“数智助残先行市”,升级完善“辅具智配”“助残E站”“任务中心”等核心应用场景,创新打造助残E站语音端,实现全业务领域数智助残服务事项闭环管理中服务评价、回访、监督的数字化。如今,电子人工喉、头控仪、眼控仪等十余种高科技辅具纳入该市的辅具补贴目录,赋能残疾人共享社会生活。

  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成果,正赋予残疾人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在杭州市钱塘区,诸多智能医疗应用“呵护”着残疾人的健康生活。当地以社区医生开展上门服务工作为牵引,在“浙里办”服务端上架“家医助残”应用,考虑到残疾人出行不便,该应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残疾预防、在线预约、云上诊疗、云上健康宣教等服务,“量身定制”的智能家庭医疗服务,让更多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满满的重视与关爱。在杭州市滨江区,当地的江汉社区开启了“智能无障碍”社区模式,其创新推出AI智能化无障碍公共卫生间,里面不仅有AI人声引导系统,语音播报卫生间内设施情况和位置,还专门配备了盲文引导、警报铃等设备,帮助残疾人独立使用卫生间各设施。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杭州科技助残的应用场景或将不断拓展,科技与助残的融合也将更加深入,为残疾人创造出更多的可能,让他们在数字时代中能与健全人一样,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红利。

  “创新是推动助残事业不断向前的最大动力之一。我们很开心地看到,当下杭州一批科技型企业研发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残疾人的生活。”杭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说。

  在杭州,科技创新已化作支撑行走的力量、照亮前路的微光、连接世界的声音。

  不久前落幕的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票决出杭州市政府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其中提到“为全市0-6岁儿童免费开展孤独症筛查”“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750人”“新增残疾人就业1400人”等内容。可以预见,在科技力量的持续赋能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这座智慧之城会以其持续涌动的创新活力,消融障碍的坚冰,为每一位残疾人铺设通往自立、融合、共享美好生活的温暖通途。(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香气四溢!一起围观河北坝上烤羊大赛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了解到,第二届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北京昌平抽签结果将于明日上午10时公布。本次赛事将于5月25至26日在北京昌平举行。

胃癌关爱日|专家解读:胶囊肠胃镜是如何工作的?

清晨,在乌镇首个智慧化幼儿园——乌镇龙翔中心幼儿园,憨态可掬的晨检机器人代替老师与孩子们互动,并对其进行健康测量。走进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一把“聪明的椅子”引人关注。老人坐在椅子上,只需2分钟,心脏波形、呼吸波形等多维指标便会清晰出现在电子屏幕上……数字赋能,不断提升了“一老一小”的幸福感。

在地下2400米探寻宇宙极致

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回答提问时透露,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谱写新篇章

地下水超采治理是国家水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2014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以受水区作为重点,水利部会同有关部委和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港澳律师首次到广交会“执业”

二是与越南开展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中越两国自2017年签署《中越关于开展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养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来,成功举办了七次联合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北部湾放流水产苗种超过3.54亿尾,为有效缓解北部湾渔业资源衰退、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增加渔业效益和渔民收入以及巩固两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5月9日,第七次中越北部湾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举行,双方共放流水生生物苗种1.28亿尾,创历次中越联合增殖放流苗种数量之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